3月31日,市政環保公司
沈陽地鐵四號線沈陽北站站
順利完成主體結構負一層中板
及側墻結構施工
為下一步施工打開新局面
作為沈陽有史以來
施工深度之最的地鐵工程
同時也是集團公司參建
技術難度最高的地鐵工程
如何安全高效推進施工任務
啃下這塊“硬骨頭”
市政環保公司的建設者們
用行動給出了“正確答案”
超深“基坑”施工
沈陽北站站為地下四層雙柱
三跨島式站臺車站,全長148.4米
地下埋深達35.45米
相當于12層樓的高度
且施工位于中粗砂、礫砂透水層
降水及堵漏防滲難度大
在這樣“超深基坑”的地下作業
給項目施工帶來巨大的挑戰
為此,項目部優化施工方案
科學組織施工,逐層推進施工任務
針對降水、防滲等問題
綜合考慮管線的階段遷改施工要求
繪制了降水方案的排水線路圖
明確水井、管道結構,連接和固定
確保現場施工順利開展
“螺螄殼里做道場”
沈陽北站站采用蓋挖逆做法施工
大大減少了占地面積
通過開挖土方澆筑頂板
自上而下開挖
支撐并澆筑結構內襯的方式
有效控制了土體變形及地表沉降
最大限度減少了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但作為地鐵2號線的重要換乘點
火車、公交、長運的集散點
更有電力管廊無法遷改
導致了沈陽北站站
施工場區狹小,作業環境極為復雜
為此,項目部理性分析問題
迎難而上破解難題
運用了深層地下多層既有錨索切割、
格構式Ⅱ字形雙拼工字鋼接頭鋼柱、
超深大跨度高危管線原位保護等技術
先后化解了電力管廊底部鋼筋籠無法平移、
十字鋼板易變形等施工難題
雖然“蝸居”在狹小的施工場地內
但建設者們接連克服施工難題
快速扭轉了被動局面
牢牢將施工主動權握在手中
為現場施工大干打開了局面
技術創新保駕護航
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題
項目部定期召開技術研討會
組織技術專家聯合“會診”
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多措并舉為施工生產保駕護航
此外,項目部聯合附近高校
有序推進相關科研課題立項
開展好專利技術的研究申報工作
為企業在地鐵施工領域積累了經驗
沈陽北站站作為沈陽市地鐵
重要的三線換乘樞紐
是沈陽市交通網絡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保障人們出行、早日完成建設任務
項目全體參建人員始終以
敢啃“硬骨頭”、挑戰“不可能”的決心和信念
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施工
努力開啟地鐵施工建設的新篇章 |